浅析“智慧消防”如何助推消防救援工作
时间:
2022-06-06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有些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5G科技。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智慧消防”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切实分析解决当前消防救援工作中存在的瓶颈性难题,使现有的消防资源能够得到更加高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一、当前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火灾事故依然呈上升态势

我国当前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必然伴生火灾事故的高发态势,这是不以人为意志而改变的客观规律。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经历社会快速变革之时,也出现过火灾事故高发的“阵痛期”。《美国在燃烧》一书中指出,从1973年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每年死于火灾的人数约为6200人,因火灾受伤者约为10万人,远远高于目前的伤亡情况。国内近些年也接连发生过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例如:“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3.21”江苏响水火灾爆炸事故等,损失极为惨重,教训极其深刻。

(二)新建筑、新业态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脚步正在加快,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内容,2021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同比2020年,上升14.21个百分点。城镇化的加快,伴随着各类新建筑、新业态的迅速发展,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型仓储物业企业等,给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电动车、群租房、“三合一”场所火灾今年来也呈频发态势,极易出现“小火亡人”的情况。

(三)消防专业人员数量匮乏

人是消防工作的主体,消防行业涉及知识面广,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当前,无论是消防救援队伍内部,还是社会单位层面,专门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消防救援队伍内部,由于刚刚经历改革转隶,部分专业人员流失严重,新的专业人员未能及时补充,尤其是灭火救援、火灾调查等技术岗位人员较为缺乏;在社会单位层面,尽管相关的规定要求单位消防管理人员要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取得建构筑消防员操作证,但即使是在东部发达城市,这样的要求也是难以实现的,更不用说中部、西部欠发达城市。


二、“智慧消防”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智慧消防”是根据当前消防安全需求,以防灭火数据为基础,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结合移动定位、地图、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消防平台,针对城市消防装备、应急预案、消防水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等信息进行智能采集、数据清洗、治理、分析以及辅助决策,从而实现对城市消防安全的监测、预警、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有效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智慧消防”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一)社会单位管理方面

通过物联网、5G技术,将建筑消防设施中各类元件接入网络,由预先设置好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维护管理,当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到火灾信号时,由人工智能系统根据预设内容,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决定是否启动相应的消防设施,并疏散建筑内的人员。部分复杂情况的,可由工作人员现场核查后,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启动消防设施。上述方案可以将消防管理工作中专业程度较高的消防设施操作部分由人工智能负责,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导致火灾蔓延扩大的可能性,一些专业人员甚至可以通过手机APP,管理多个建筑、单位的消防设施,实现消防控制室“云值班”。在日常管理中,“智慧消防”也可以及时发现各类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电器线路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问题,便于单位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整改各类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二)防火监督方面

“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对历年来火灾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日期、时间、温度、气候等信息提出火灾预警信息,未雨绸缪,指导消防救援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当消防监督人员对社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将根据社会单位的面积、规模、生产经营性质推送出检查要点,并根据历次检查情况分析单位容易出现的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消防监督人员也可以依托“智慧消防”对社会单位进行远程督导、复查,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三)灭火救援方面

“智慧消防”平台将建立基于地图定位信息的平台,在接到灾害报警信息后,平台将获取到报警人所在位置,通过视频通话了解现场情况,调集附近的消防站出动处置,根据道路监控信息分析交通状况,计算出最快的行驶路线,并根据消防站现有车辆、装备器材以及现场灾情推算出最优的处置对策、注意事项,供消防救援人员参考。同时也将灾害信息推送至附近的人员,引导他们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受灾。还可以调动附近的微型消防站等社会力量协助处置灾害事故。在消防救援系统内部,“智慧消防”能够对每名消防员的体能、技能素质进行推演分析,及时发现消防员可能存在的体技能短板、或是伤病的征兆,并推算出解决的策略,还能够进行沙盘推演,进一步优化处置预案,规范灭火救援流程,提高灾害处置的质量。


三、面临的问题

从理论层面分析,“智慧消防”依托物联网、5G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高新科技技术,确实能够解决一些困扰消防工作的难题,但是在实际运用方面,当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法规标准滞后

“智慧消防”所依托的物联网、5G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都是新生事物,在国家立法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技术规范。然而制定这些规定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5G技术在国际上遇到重重阻力,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国家或组织不想中国在5G方面取得话语权并制定相关的规则,由此可见,制定规则对于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在此期间,这些新生事物只能在近乎无序的环境下发展,必然会走很多弯路,甚至是死路。

(二)专业技术缺乏

“智慧消防”要想切实发挥作用,必须要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平台。虽然我国目前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方面人才济济,但是能够将新技术与消防工作有机结合,打破信息孤岛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在平台的搭建方面,可能会出现效率不高、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三)兼容需求较高

“智慧消防”要具有足够高的兼容性,才能够对消防救援工作具有广泛指导意义。以建筑消防设施为例,目前消防设施的厂家众多,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无法共通,“智慧消防”必须要对各类设备实现信息互通,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云管理。同时,“智慧消防”也不能只应用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还要在群租房、村(居)民住宅管理中提供帮助。

(四)注重短期收益

目前市面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智慧消防”企业,大打科技牌,借着各项政策的“东风”, 在一些单位和企业开始安装“智慧消防”设备。但是有些企业往往只注重短期收益,忽略长期效益,抱着“割韭菜”的心态,风头过了也就销声匿迹。社会上对于此类企业十分反感,但是出于政策原因,也只能闭口噤声。

综上所述,“智慧消防”是在当前的物联网、5G科技、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产物,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政府、社会单位、消防救援机构就一定要重视“智慧消防”的建设,投入更多地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积极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构建一个信息互通的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消防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高效率的“智慧消防”建设,这样一来,才能够有助于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这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才能够为建设“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源:消防信息科技网


发布时间:2021-11-30 发布单位:喀什地区消防救援支队 作者:张建坤